当前位置: 聚焦 > 详情
《小美人鱼》惨败背后,放弃长期主义的迪士尼
2023-05-30 03:39:05    来源:毒眸

366万,三年前的迪士尼可能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自己的电影在中国首映日票房能跌到如此地步,这还是有“世界级IP”加成的情况下。

《小美人鱼》的失败并非孤例,只是在今年强片林立的节点上显得尤为落寞而已。事实上,将自家的经典动画电影翻拍成真人版,已经成了过去十年里迪士尼电影出品的主要策略之一,甚至要盖过原创影片的风头。

这也是好莱坞近些年来续集电影大行其道,用老IP翻新来保障投资回报率的一个侧面。而迪士尼最拿得出手的老IP就是这些以童话、传说为蓝本的动画电影,但由于过往都是单集故事,与其强行做成“三部曲”“XX宇宙”,还是真人翻拍相对可行。


【资料图】

但真人翻拍的思路也一直面对挑战,比如选角就是一个重大争议点。即便不谈这次的《小美人鱼》,此前的《美女与野兽》《花木兰》等等影片也曾在社交媒体上掀起选角大讨论,毕竟是二次元世界里已经深入人心的形象,来到三次元空间无论如何都很难符合观众对原先人物的想象。

当然,选角只是一个微小的侧面,它体现出的本质问题是——如果这部影片的内容其实是熟悉而陈旧的,只是换上了一件“新衣服”,那么观众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去电影院为它买单呢?

站在新一代的观众面前重新审视迪士尼的保守主义,不难发现,它或许能保一时无虞,但绝非长久之计。

一、为何要翻拍真人电影?

在迪士尼传奇领导人鲍勃·艾格的个人传记《一生的旅程》中,提到了他2005年竞聘迪士尼公司CEO时,对公司未来发展定下的三个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在最大限度上拥抱科技,先利用科技为打造更高质量的产品创造条件,后通过更先进和精确的途径来触及更多的消费者”。

这句话或许就是迪士尼动画电影翻拍真人版思路最为凝练的概括:用最先进的技术试图在三次元世界中还原童话般的场景与想象力,然后再把这个披上新时代面纱的文化产品再度卖给全世界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

《爱丽丝梦游仙境》

这一思路的践行,普遍认为以2010年《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大获成功为开端。这部影片豪掷2亿美金进行制作,最终在全球市场收获超10亿美元票房,至今仍位列世界影史票房前50,且收获了两座奥斯卡奖杯。

巨大的回报让迪士尼看到了这一思路延续下去的前景,于是开始不断重复着这一项目模式——聘请一流的导演与制作团队、大牌演员,再加上领先行业的特效技术以还原童话场景。

迪士尼动画电影翻拍真人版主要作品列表

但这样的思路显然并未次次奏效,有时的确能收获意外的丰厚回报,有时也可能血本无归。其中,《奇幻森林》《美女与野兽》《阿拉丁》均能收获接近10亿美元票房,《狮子王》甚至狂飙到16.7亿,跻身影史前十。但也有《爱丽丝梦游仙境2》《胡桃夹子与四个王国》《小飞象》等徘徊在3亿美元上下的项目,结合这些影片的投入来看,预计均未能收回成本。

《狮子王》

作为投资手段而言,这一思路的稳定性有待商榷,不过迪士尼既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策略,自然也有着单片票房收益之外的品牌因素考量。

首先,迪士尼这些经典动画电影大多改编自诸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公共文本,这是它们在当年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迪士尼动画电影的深入人心,它又反过来占据了这些公共文本解释的霸权位置,让大众更笃信迪士尼的版本,放在国内类比的话,就像《西游记》电视剧与《西游记》原著的关系一样。

而这一批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产出高峰期集中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尽管对于全球的80后、90后而言或许堪称童年回忆,但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以及年纪更大的中老年观众来说,这批电影的普及度和影响力已然有限。

因此,真人版翻拍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巩固迪士尼对原作公共文本的垄断,毕竟,如果你不拍,竞争对手大有人拍。

在2010年《爱丽丝梦游仙境》大获成功后,环球影业和相对论传媒公司就在2012年相继推出《白雪公主与猎人》和《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对迪士尼的权威提出挑战。

无独有偶,在对英国小说家吉卜林的《丛林之书》的改编战中,华纳兄弟宣称将绕开迪士尼的经典动画作品,直接还原小说原作。而迪士尼则突出宣传真人翻拍版将复刻其1967年动画的经典场面。

最终,迪士尼2016年《奇幻森林》抢先收获成功,封堵了华纳兄弟的改编空间,导致华纳兄弟的翻拍版本《森林之子毛克利》不得不一再推迟上映时间,最终在票房和口碑上均反响平平。

《奇幻森林》《森林之子毛克利》

由此可见,迪士尼通过翻拍的方式,进一步延长了自身IP的寿命。这对于迪士尼票房之外的其他收入亦有裨益,比如核心受众群集中于年轻群体的主题公园业务,十分依赖内容IP的吸引力,而翻拍能帮助新一代青少年成为老IP的受众。

再者说来,要杀向全球市场的迪士尼,也需要拿出动画之外的方式来帮助打开市场空间。除了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的美国和日本市场之外,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电影受众并未形成全年龄段的动画观影习惯,“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观念即便在今天也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因此,做真人版翻拍,很大程度上在试图吸引不习惯观看动画的受众,把合家欢贯彻到底。

二、“微创新”也算创新?

当然,忽高忽低的票房也在印证着,这些品牌价值并不完全能实现。真人版翻拍思路最为大众所诟病的一点无疑是缺乏创新,尤其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奇观的打造上,而在内容方面却不思进取,唯求还原。

比如《灰姑娘》和《狮子王》,就是较为典型的案例。前者曾打出“一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做的裙子”为卖点,后者更是主打一个“用动物世界的方式打开剧情片”,本质上都是通过奇观的滥用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

《灰姑娘》

放在几年前,这样的猎奇心理还能给影片带来不少票房,而换到如今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中国市场,完全不作用于剧情的奇观已再难奏效。

而能把翻拍在内容上做出新意的,实际上还是能够实现叫好又叫座的,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沉睡魔咒》。该片改编自《睡美人》,但却创新性地把原故事中的反派作为主角,讲述了巫女变魔头背后的心路历程。

《沉睡魔咒》

事实上,其他的几部真人版翻拍电影也并非没有类似的变通,比如《灰姑娘》中也解释了后妈针对辛德瑞拉的心理动机,原因是偷听到了父亲对她不公正的评价;《阿拉丁》中也将原版故事里偏向工具人身份的茉莉公主塑造得更加自主自强,有独立意志。

但这些“微创新”,远远不足以给观众带来真正的新鲜感,本质上迪士尼的思路还是在力求还原原作,只不过设定上做出一些符合当代价值观的微调。《小美人鱼》上映后的差评亦大多集中于此。

可是,回过头想想,当年的迪士尼动画电影之所以能享誉全球,恰恰是来自于其对于公共文本大胆创新的诠释。比如动画版的《小美人鱼》,将《海的女儿》的悲剧改造成了美满团圆的结局,不再无私为他人牺牲,而是追求自我幸福。又比如动画版的《花木兰》,替父从军并非完全基于尽孝,而是为了自身建功立业,收获认可。这些创作都带有着对原著精神内核的挑战,才能奠定迪士尼解释霸权的地位。

从“为我所用”到“依葫芦画瓢”,迪士尼的IP开发策略越来越趋向于保守主义。这一点从它原创IP的疲软也可反向印证。

进入2010年以来,不包括漫威、皮克斯等旗下其他厂牌出品的影片,迪士尼自身的新电影序列中,能掀起水花的不多。《冰雪奇缘》毫无疑问是新时代最为成功的公主IP,但在那之后的《海洋奇缘》《寻龙传说》等影片均反响平平,影响力有限。

《无敌破坏王》系列叫好不叫座,而难得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疯狂动物城》,迪士尼虽声称要制作续集,但却一直处于计划中的状态,至今未有同一世界观的新电影作品延伸。

没有新IP跟上,就只能一直吃老本。虽然迪士尼的老本确实丰厚,但也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在剩下的真人版翻拍待映片单中,明年无疑是真正的重头戏,也是决定迪士尼该策略生死的分水岭。

不仅有来自这几年最赚钱IP《狮子王》的《狮子王前传:木法沙》,而且有真正家喻户晓的大IP《白雪公主》。1939年帮助华特·迪士尼一战成名且正式开启这家公司传奇旅程的正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时隔85年,迪士尼需要靠它重新证明自己在内容创作上的霸主地位。

三、放弃长期主义的迪士尼

保守主义不仅体现在电影出品的策略上,迪士尼目前整个企业的发展也深陷不得不保守的泥潭。

5月中旬,迪士尼发布了二季度财报,这是鲍勃·艾格回归之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季。面对媒体时,鲍勃·艾格表示对本季度的所取得的成就很满意,“包括我们流媒体业务财务业绩的改善,这反映了我们在整个公司进行的战略变革,来重新调整迪士尼以便保持持续增长和成功。”

满意的核心原因在于盈利,二季度迪士尼净利润约12.71亿美元,同比增长170.43%。而获得高利润的直接因素就是流媒体的减亏,财报显示,包括流媒体业务在内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收入增长了12%,营业亏损从7亿美元降至2亿美元。

流媒体减亏来自于会员收入的增长和营销成本的下降,但这部分增长的会员收入主要是由去年年底的订阅费用涨价所带来的。去年12月,Disney+上线了一个支持广告的套餐,并将无广告版的订阅费定为每月11美元,上调了38%。

值得忧虑的是,过去几年用大力的版权内容投入砸出来的会员高速增长,在如今重视利润的节点被迫“开倒车”,牺牲了会员数量。据财报显示,本季度流媒体共流失了400万用户,而此前的市场预期为增加134万。

这也影响了投资者对迪士尼的长期信心,财报发布当天,迪士尼股价盘后大跌4.5%。

不过,用户的流失主要是在印度市场,受印度板球联赛版权流失的影响。除此之外的核心Disney+订阅用户数环比增长1%,ESPN+和Hulu的用户也未缩水,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鲍勃·艾格不但认可了此前的提价策略,还表示Disney+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提高无广告流媒体服务的价格,在欧洲上线有广告版的订阅服务,继续优化定价模式。

提高定价固然能带来更高的订阅收入,但会员规模的扩张恐怕要持续面临停滞。尤其是在新出品电影回归院线,流媒体独占内容大大减少的情况下,更难有驱动用户增长的新动力。

而年初迪士尼也进行了涉及约7000人的大规模裁员,其中去年设立的元宇宙部门遭到了整体裁撤。

不难发现,这几年探索的几个新方向,在求利润的节点上已经被迪士尼或放弃或搁置,这与前几年力推大刀阔斧改革,做好莱坞求变“急先锋”时的迪士尼已然大相径庭。抢占未来用户的心智,如今看起来远远不如让投资人重新恢复信心重要。

但迪士尼的所有业务,核心都是围绕着内容IP来建立的,如果要对这家企业真正有信心,势必要以内容IP持续受欢迎为核心。在保守主义倾向下,实际上是很难一直保持内容领域引领地位的,漫威如此,迪士尼本身亦如此。

关键词:

上一篇:当前讯息:恒驰汽车总裁刘永灼:全力加快恒驰5的生产及交付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