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中如何加强科学教育?
专家:不是加“活动”,而是加“思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昨天,省教科院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在南外仙林分校举办江苏省“践行新课标,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专题研讨会。会上,专家们指出,科学教育要做好“加法”,不是增加科技活动,而是要加好“科学思维”。
“同样的面粉,做出的馒头却有很大区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研讨会上,南外仙林分校王猛老师上了一堂公开课,他从同学们寒假开展的“主题研究性学习”做馒头活动说起,引导同学们观察、比较,依据生活经验对馒头的区别做出合理的猜测和解释。
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观察,知道酵母菌是一种生物,在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能够合理解释发酵馒头比未发酵馒头松软的原因。接着,王猛老师由酵母菌引出其他的有益菌和有害菌,让学生知道微生物的存在对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他还结合校内的主题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对于“发酵食品”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温度、湿度、时间等对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堂课下来,孩子们收获满满。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不少学校落实“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的实践探索,产生了不少经典课例,也让我市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有意思。但专家们也指出,目前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需要思考的问题也不少。
南京市教研室小学科学教研员杨健老师说,现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活动、科学活动等,也有很多所谓的大数据、VR、AI等进入学校,看上去丰富了学生的科学学习内容,但未必是我们要的“科学教育加法”。如果仅仅是让孩子获得更多体验,更多操练机会,而没有真正触动学生基于问题发现,设计、制造深度学习的体验,它可能只是一种技术消费的模式。真正促进科学教育的转变,是我们这些做科学教育研究,扎根课堂改革育人方式的专业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比科学课旧版课标,新课标减掉了一些概念,减掉了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我们希望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是探究实践。”杨健说,如果有科学思维贯穿其中,让孩子有好奇、有发问、有设想、有设计、有尝试、有迭代、有得出结论等不断迁移运用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探究实践才是我们要“加”的。科学教育做好“加法”,其实是加好“科学思维”。
苏州大学教师学院教授、博导万东升则认为中国学生尽管有比较高的科学学习兴趣,但主要来源于外在动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另外,科学课程的课时尽管充足,但学生公布和交流科学探究的机会少,这也是需要调整的。他还强调,科学教师需要具备科学史、中西方文化、地理、科学哲学等知识,但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很多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工程本质和技术本质的理解严重不足。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