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 > 详情
“封一坛美酒,认一颗古树”体验来自浙江绍兴的非遗传承
2023-04-03 17:51:19    来源:中国网


(资料图片)

浙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自古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正所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截止2023年浙江地区拥有10项人类非遗项目,240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600多项省市级非遗项目,数量位全国前列,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保留传统非遗文化,并让它们更好的融入人民的生活,适应新时代的现代市场,这是一道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为回答这一问题,近日中国网浙江有礼为旗下品牌“我的匠人朋友”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出发在浙江绍兴举办了两场特别的活动:封酒、认树。

封酒封的自然是远近闻名的绍兴黄酒,每年的春分前后,匠人酿酒师们均会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将新鲜酿制的黄酒进行封坛保存。而根据传统绍兴人也会在春分时节举行称为“封坛礼”的盛大活动,黄酒封坛礼作为绍兴重要的非遗文化,代表着绍兴黄酒悠久的制作历史,凝结了匠人们千年来的智慧和技艺。为了传承这一份宝贵遗产,“我的匠人朋友”邀请了社会各界精英,前来绍兴当地知名的王宝和酒厂,为历经夏做酒药,秋制麦曲,十月做淋饭,立冬开酿,大雪前后正式开始酿酒,初春煎酒的澄怀名酒进行封坛观礼。

新酿绍兴酒在杀菌后便灌入到陶坛之中,坛口盖上经过煮沸的荷叶,上面再盖上灯盏形的陶盖,包上箬壳,用竹丝扎紧。匠人师傅们趁酒还热着,立马糊上“泥头”,利用坛内酒的热量将泥头水份烘干,入库贮藏。封坛,一个完美的收官,更是一个崭新生命孕育的开始。观礼的来宾每人更是每人在匠人师傅的帮助下亲手封下了一坛新酒,并依照古制传统,将一封封饱含着对未来美好希冀的亲笔信封入酒坛之中。待到十数年过后,酒坛洁白的身躯慢慢覆上尘埃、完整的泥头也开始变得残缺,当人们拆开那一封过去亲手写下的信函,定能感受到历史厚重的美感,体会到黄酒文化流传千年的深刻底蕴。

封酒礼结束后,活动嘉宾们前往绍兴下辖的千年古县诸暨赵家镇,他们将在与一棵树结下缘分,此树便是拥有“珍果之王”称号的香榧树。在中生代侏罗纪,香榧树便与恐龙同时存在,寿命可达千年,故有“千年果”,“长寿树”之称。唐代开始为贡品,苏东坡“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诗中提到的玉山果便是香榧。赵家镇位于诸暨市东北部的会稽山脉,是全国主要的香榧主产区之一。不可复制的古树香榧林也是赵家镇珍贵的财富,镇域内500年以上的古榧树有2.5万株,1000年以上的古榧树有2700株,而镇里的“香榧王”距今更是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香榧的传说,采摘和制作工艺也早已列入和成为了诸暨市最重要的非遗文化。而对于活动嘉宾来说“认树”并非单指认识香榧树这一珍贵植物。每位来访嘉宾都将认领一颗香榧,慷慨解囊捐出护树公益基金,并亲手给他们守护的千年古树浇水,施肥,为保护着一珍贵的自然遗产,非遗遗产献出自身的一份力。投我以李,报之以桃,当九月香榧成熟时,赵家镇的匠人们会将香榧树木的丰厚果实,以独特的“多味香榧果仁”制作工艺,制作成松酥香脆的蓝丰香榧。而这些兼具美味和健康食疗功效的蓝丰香榧则会赠予认领古树的守护者们,香榧树承载的非遗文化也会在这样温暖和富有人情味的良性循环中传承下去。

也许如黄酒封坛礼,香榧果树的培育采摘等非遗文化对普罗大众来说依旧有些陌生,但我们应当知晓在每一项非遗文化的背后都有一群匠人默默的守护着这些中国文化的瑰宝。而尽我所能的切身经历和了解这些文化才能使它们在新时代的中国继续发光发热。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